尊号
有虞氏 / 虞舜
地位
五帝之一 / 道德始祖
时代
新石器时代
形象
目有重瞳
姓氏
姚姓,名重华
都城
蒲阪
“天下明德,皆自虞舜始。” —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
神祇解读

历山苦耕 · 孝感动天
舜,名重华,传说目有双瞳。他出身民间,身世坎坷,其父瞽叟顽固,后母刁顽,异母弟象骄横,三人都欲置他于死地。然而,面对家庭的迫害,舜始终恪守孝悌之道,对父母恭顺,对弟弟友爱。他的德行声名远播,无论在历山耕作,还是在雷泽捕鱼,都能以德化人,使周围的人们相互礼让,他所在之处,一年成村,二年成邑,三年成都。
尧帝试炼 · 姻结二妃
舜的贤名传到了帝尧耳中。为考察其德行与才能,尧不仅将自己的两个女儿——娥皇与女英——嫁予舜为妻,更让他掌管五典、协理百官。在家庭与政务的双重考验中,舜皆表现出色,使家庭和睦,百官信服。他历经烈火风雷而不迷,面对虎狼毒蛇而不惧,最终获得了尧的全面认可。


受禅登位 · 政通人和
尧去世后,舜正式登临帝位。他举贤任能,启用“八元”、“八恺”等贤才,流放了共工、驩兜等“四凶”。他任命禹治理水利,后稷掌管农业,契推行教化,皋陶执掌刑法,开创了政通人和、百业兴旺的太平局面。晚年,他效法尧,将帝位禅让于治水有功的大禹,自己则南巡天下,最终逝于苍梧之野。
人文之功
❤️
孝感动天
面对家庭的极度迫害,仍坚守孝道,成为中华伦理道德的最高典范,被列为“二十四孝”之首。
👥
举贤任能
重用大禹、皋陶、契、后稷等贤臣,使其各司其职,奠定了国家治理的基础。
⚖️
放逐四凶
坚决惩处奸佞,将浑敦、穷奇、梼杌、饕餮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流放,清明政治。
🏛️
完善官制
明确划分百官职责,设立三年一考核的制度,极大提升了行政效率与国家治理水平。
🏺
善于制陶
精于制陶技艺,并且带动河滨一带的陶工精益求精,杜绝粗制滥造,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。
神祇谱系
解大为的笔记:“如果说尧将‘道德’请上了王座,那么舜就是第一个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承受这顶王冠重量的人。他的神性并非来源于天赋或血脉,而是从人世间最极致的苦难与恶意中淬炼而出的。他的故事是一场漫长的试炼,敌人不是洪水猛兽,而是来自至亲的憎恨。舜证明了一个颠覆性的宇宙法则:最强大的力量,不是改造世界,而是战胜内心。他不是神降临为人,而是人修行成圣,是立维宇宙中道德力量的最终极体现。”


